close
債券信貸評級
投資者在買入債券後,便會成為發債機構的債權人,
而發債機構的信用可靠程度(creditworthiness)往往反映了該公司是否有能力向投資者還款(即償還債券的利息及/或投資本金)。
部分債券可能有保證人就發債機構的責任和債務作出擔保。
投資者亦可參考發債機構或債券本身的信貸評級,信貸評級是由信貸評級機構評定,例如標準普爾及穆迪等。
若信貸評級機構認為債券持有人有較大機會取回債券的投資本金及利息,則會向有關債券發出較高的評級,
但投資者必須注意的是,信貸評級只反映某一信貸評級機構的看法,而且可能會不時轉變。
債券孳息率亦受該債券的信貸風險影響。一般來說,債券的信貸風險愈高,其信貸息差也愈大,孳息率亦會隨之上升。
信貸息差是指債券的風險溢價(註),即投資者期望風險較高的債券可帶來的額外回報。
由於屬非投資級別的債券附帶較高風險,孳息率也相應較高,所以亦稱為高息債券(high yield bonds) 或垃圾債券(junk bonds)。
投資者可向中介人查詢債券最新的信貸評級。在評定債券評級時,信貸評級機構會考慮多項因素,
例如發債機構的其他債務、財務狀況(例如發債機構的收入及盈利增長速度),
以及其他從事同類業務的公司的表現等,主要目標是提醒投資者注意個別投資工具的風險水平。
每家信貸評級機構都會自行制訂信貸評級級別,並會以不同的標準評定長期及短期債券。下表概述了多家信貸評級機構的評級指標,以供參考。有關個別評級的詳細說明,可於各信貸評級機構的網站查閱。在比較債券時,應採用同一套評級標準。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