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均值來看,建議一天蛋白質攝取至少要60g。
當身體有足夠的蛋白質後,你會發現自己自然能獲得以下10個好處!
充足蛋白質的10大好處
1.增加飽足感
蛋白質能刺激酪酪肽分泌,而酪酪肽是讓大腦產生飽足感的荷爾蒙,還會在小腸裡釋放葡萄糖,同時告訴身體「你吃飽了」的訊息,這就是為什麼吃高蛋白飲食,比碳水化合物、脂肪還能增加飽足感的原因,也必不會讓你在
2.促進脂肪燃燒
吃東西時會攝取進熱量,但,同時還會消耗能量,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TEF熱效應。尤其蛋白質比起其他食物,需要燃燒更多能量來消化、儲存;並且足夠的蛋白質有助於在重訓後讓肌肉生成,更能加速新陳代謝、促進卡路里的消耗。
3.維持體重
攝取蛋白質能增加飽足感、有助於燃燒脂肪,可以大幅度減少多餘的熱量,是減重減脂必吃的營養素之一,成功減肥後,怎麼維持體重也是一個課題,吃足夠的蛋白質,讓它持續幫你燃脂,並且減少暴飲暴食的機會。
4.增加肌肉量
健身房裡常看到有人運動後,捧著一大瓶乳清蛋白喝,這是因為蛋白質是肌肉合成的重要元素,足夠的蛋白質能減緩肌肉流失的速度,再搭配重訓和均衡的營養素,可以幫助修復肌纖維,讓肌肉快速生成,增加肌肉量。
5.抑制想吃消夜的慾望
想吃和要吃是不一樣的,必需的飲食可以維持身體需要的能量,但,其餘的零食、消夜,會增加多餘的熱量!要怎麼克服這種想吃的慾望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吃蛋白質,除了增加飽足感以外,根據研究顯示,增加25%的蛋白質攝取量,可以減少60%在深夜對食物的渴望!
6.降低血壓
高血壓是許多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吃蛋白質能增加飽足感,減少吃下其他高熱量食物的機會;另外,蛋白質裡的精胺酸能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血管老化,有助於降低血壓。
7.保護骨骼
骨骼中有90%的鈣質,讓骨頭保持一定的強度和硬度,如果把鈣比喻成鋼筋,那蛋白質就像是混凝土一樣重要,骨骼中的蛋白質主要是膠原蛋白,讓骨頭充滿韌性,不會因為外力被破壞;蛋白質轉換成胺基酸後,也有助於促進鈣質吸收,能降低罹患骨質疏鬆的機會。
8.不會造成腎臟負擔
攝取蛋白質會對腎臟造成負擔,是真的嗎?吃蛋白質傷腎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的腎本來就已經生病,才會無法代謝蛋白質消耗過後的廢物,或是吃過量,但,要達到那麼大的量也是一個難題啊!所以,如果你有健康的腎臟,就不必擔心,安心地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吧!
9.幫助身體自我恢復
蛋白質是細胞組成、修補的重要角色,在受傷以後最怕傷口久久不癒,引發細菌感染、發炎…等情況,這時候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可以加快恢復速度、幫助癒合。
10.預防肌少症
身體中的肌肉每天都在流失,如果不注意維持肌肉量,很容易罹患肌少症!重訓增肌以外,飲食方面必須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促進肌肉合成。